番茄幼苗疫病

小果番茄 大果番茄

危害描述

生態習性

幼苗疫病於高溫多濕環境下容易發生。它主要危害幼苗地際部或地際部以上之莖部,初呈淡褐色至暗褐色之縊縮病徵,後呈夭折狀而枯死。游走子囊釋放之游走子藉灌溉水或雨水傳播。被害未死之苗株移植後生育受阻,一般田間植株不受害。番茄疫病與番茄晚疫病之病徵有時十分相似,尤其果實上之病徵不易區別,有時兩者亦會複合感染,但疫病病班上出現白粉之情形不若晚疫病普遍。

發生條件

台灣由於高溫多濕,冬季又乏低溫來降低病原菌之密度,疫病之發生一般十分嚴重。番茄疫病於適溫高濕(20-25℃,相對濕度90%以上時)之環境適合發生,全年均可發病,但以降雨頻繁之夏秋時節發病較嚴重,可能於短期內造成植株大量死亡。潮濕的環境有助於疫病菌胞囊與游走子的形成與傳播。 初次感染源可能來自灌溉流水中之遊走子、幼苗帶菌、土壤及前期作植物之殘體中之病菌。疫病菌平常靠菌絲或厚膜胞子存活於土壤、或其他相鄰田園之寄主植物上,等降雨過久或灌溉過於頻繁時,導致土壤濕度飽和,誘發病菌產生胞囊及游走子。游走子可在水中游泳,或藉灌溉流水、或靠風雨吹送至遙遠之田園,侵入感染,誘發病害。

發生季節

夏、秋季

危害部位

感病株自莖部中央部位,褐化皺縮折腰折,莖內呈中空,有白色黴狀物,受害植株不易成活。染病處初現水浸狀斑點,而後病斑迅速擴展且呈暗綠褐色,葉片腐敗,莖部染病部位以上組織枯萎、下垂。幼苗常呈整區發病情形,蔓延十分迅速。

罹病幼苗之莖基部縊縮


被感染之葉片,在葉片背面初現綠褐色水浸狀圓形斑點,環境合適時,病斑迅速擴大,1-2天後直徑可達2-3公分,葉片最後枯死。


果實

果實表皮,浮現褐色水浸狀塊斑,數日後,病斑迅速擴展成大型圓斑,可佈滿整個果實,果實表面略微凹凸不平,病斑上略微出現白色霉狀物,病菌並向果實內部蔓延,切開後可見果肉褐化,但腐敗組織仍保有相當彈性,並不被軟化水解。


全株

番茄全株各部位均可被感染而誘發病害,且以幼苗期最為感病。葉片、莖、莖基部或根部組織出現水浸狀,莖基部略微凹陷,病斑向上、下蔓延,罹病株葉片下垂,數日後,全株枯萎、倒伏。幼苗常呈整區發病情形,蔓延十分迅速。

罹病幼苗之莖基部縊縮


防治方法

耕作防治

1.勿自病田採種,勿購買帶菌種苗。 2.育苗用土壤、介質、盆缽、器材不可帶菌,栽培場所宜有防雨設。 3.勿在前期作(包括Phytophthora capsici之其他寄主作物)感染疫病的田地上連作番茄。選擇水稻後作田栽培較佳,亦可降低多種其他土壤病害。 4.番茄田宜作高畦。注意灌溉水,其水源流經處不可有病田。發病田宜縮短灌溉淹水時間,改以增加灌溉次數來補充水分。 5.預防茄果疫病,地面可鋪設稻草,或覆蓋不織布、塑膠布等,阻斷病菌孢子飛濺至果實。架高果實,清除罹病果實後燒毀並掘深溝掩埋,勿棄置於溝渠中。


防檢局藥劑

農藥名 劑型 含量 稀釋倍數 安全採收天數
依得利 EC 25.000 1500 -
依得利 WP 35.000 2000 -
普拔克 SL 66.500 400 -
作物名稱 茄科作物
病蟲名稱 幼苗疫病
農藥名稱 依得利
劑型 EC
含量 25.000
通過日期 103-02-20
原始廠牌名稱  
化學成分
每公頃每次用量 0.3-1毫升
稀釋倍數 1500
使用時期 播種當日灌藥一次,若發病時再灌藥一次。
施藥間隔 -
使用次數 -
安全採收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