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青枯病

小果番茄 大果番茄

危害描述

生態習性

土壤為主要感染源,土中病原細菌由根部傷口侵入植株。植株雖保持綠色,但快速萎凋而枯死,若病勢進展緩慢時,發病初期在下位葉的葉柄首先呈現下垂,而後葉漸次萎凋,同時莖部形成不定根。被害株莖部橫切,可觀察到維管束變褐色,以手壓之,有乳白色粘性的細菌菌泥溢出,如切取被害莖一小片段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管中,數分鐘後,大量病原細菌由莖部切口流到水中,顯現乳白色煙霧狀。

發生條件

青枯病菌是一種土壤傳播性病原菌,可藉由土壤(如鞋或腳底攜帶土壤)、機械(如耕作用之農具)、作物繁殖體、風雨飛濺、灌溉水、寄主植物根部與根部接觸等方式傳播。傷口是青枯病菌侵入感染的重要管道,青枯病菌可經由植物體之自然開口及任何部位出現之傷口侵入植物體內,並蔓延於維管束內。因此青枯病菌感染源可能來自帶菌之苗、土壤及灌溉水源。台灣氣候高溫多濕,使青枯病成為夏季栽植茄科作物的一大限制因子。16~36℃下青枯病均會發生,當溫度在24~36℃時,青枯病發生較為嚴重。

發生季節

夏秋季高溫時發生,冬春季較低溫時 (20℃或以下)不發生,但溫室栽培者因溫度高,亦可在冬春時發生。

危害部位

莖部常出現不定根。橫切被害莖,可見維管束褐變,以手擠壓有乳白色黏性的菌液溢出。如切取被害莖部放入盛有清水透明玻璃杯中,經數分鐘後,大量病原細菌由切口流入水中呈乳白色煙霧狀。

橫切被害莖,可見維管束褐變

大量病原菌由切口流入水中呈乳白色煙霧狀。


發病初期下位葉的葉柄先呈現下垂,而後葉片漸次萎凋。

發病初期下位葉的葉柄先呈現下垂,而後葉片漸次萎凋。

青綠的植株快速萎凋而漸枯死為其典型病徵。


全株

青枯病為細菌性維管束病害,青綠的植株快速萎凋而漸枯死為其典型病徵。

青綠的植株快速萎凋而漸枯死為其典型病徵。


防治方法

耕作防治

1. 選擇與水稻田輪作,並避免輪作。 2. 該病為細菌性病害,多由土壤傳播,發現病株隨時拔除。 3. 不能偏用氮素肥料。整地時用石灰調整土壤pH值。 4. 充分曬田可減少青枯病之發生。 5. 栽培抗病品種,使用健康移植苗或施用SH土壤添加物。


防檢局藥劑

農藥名 劑型 含量 稀釋倍數 安全採收天數
液化澱粉芽孢桿菌PMB01 AL 1x10^9CFU/ML 200 -
液化澱粉芽孢桿菌PMB01 WP 1x10^9CFU/G 200 -
作物名稱 茄科作物
病蟲名稱 青枯病
農藥名稱 液化澱粉芽孢桿菌PMB01
劑型 AL
含量 1x10^9CFU/ML
通過日期 104-12-07
原始廠牌名稱 嘉農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化學成分
每公頃每次用量 0.2公升(稀釋後藥液量)/每株
稀釋倍數 200
使用時期 發病初期開始施藥,必要時每隔7天施藥1次共5次。
施藥間隔 -
使用次數 -
安全採收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