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外觀診斷要素障礙時,應先注意避免與病蟲害﹑葯害及其他因子(如缺水)混淆; 特別是某些毒素病的症狀,與要素障礙之徵狀甚為相似。


盲苗及異常苗

病徵描述

a.盲苗: 種子發芽後,長出二片子葉後,就停止生長 b.異常苗: 幼苗長出二片子葉後,生長點同時長出2-3個新芽,細小而軟弱

原因

夏季日溫高於32℃,夜溫高於24℃的環境下,由於高溫過高,受精卵的發育受阻礙,引起胚芽分化不完全或未分化發育之不良種子,播種會長出盲苗或異常苗

預防措施

a.避免在夏季高溫,進行採種或留種 b.應選擇夜溫15~20℃,日溫20~25℃的季節採種


黃化苗

病徵描述

苗期植株自子葉開始黃化,然後由下往上,延伸到全部葉片,並停止生長,嚴重時下葉枯黃脫落,上葉及頂葉向上捲曲變狹,近根基部會長出不定根

原因

植株長期浸水會降低其光合作用,初期氣孔關閉,二氧化碳固定酵素活性降低,葉片則老化脫落,輕微者葉變小。若浸水一星期後則根係在缺氧狀況下,會產生異常代謝物及乙烯增加,激素在地上部累積引起近根基部的莖表面上長出不定根

預防措施

選擇良好的床苗、苗期澆水要適當


花序回春

病徵描述

花序先端發育分化為新芽或在花序末端長出葉片及新芽。花序結果不良,常落花及落果,有些葉柄會扭曲變粗,頂端葉片之葉緣缺刻加深呈長鋸齒狀

原因

氮肥過量導致硼吸收不足,加上高溫乾燥之環境,成營養生長過盛

預防措施

育苗期在葉面噴施水硼,不可施用過多氮肥及鉀肥


番茄綠肩

病徵描述

果肩鄰近花萼部位呈綠色,而果實其他部分已轉紅

原因

a.溫度過高 b.磷鉀肥過度施用 c.根系活性不佳

預防措施


放射狀及環狀裂果

病徵描述

即將成熟的果實,自果蒂附近順著果壁呈放射狀裂果或在果肩部位呈同心圓龜裂稱環狀裂果

原因

a.放射狀裂果常發生於果皮較薄的品種,當夏季高溫乾燥,土壤水份嚴重缺乏,若遇下雨或急速灌水時,由於果實吸收水份,果肉細胞膨漲速度大於果皮細胞時,致使果皮脹裂成放射狀。 b.環狀裂果則由於果肩受夏季陽光直射細胞變老化,在遇下雨時或瞬間土壤水份劇烈變化,造成果皮細胞與果肉細胞肥大不均衡,而引起的環狀裂果

預防措施

a.實施深耕,多施有機質肥料以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水份和養份的吸收 b.植畦覆蓋塑膠布或稻草,並適當灌水,避免土壤中水分過份劇烈變化


番茄雜斑果

病徵描述

果實著色不良,表皮呈褐色斑塊及黃綠色條紋。果壁肉有白色或黑色筋腐,纖維化、硬化。

原因

氮肥過量,日照不足,果實中葉綠素形成多但崩解遲緩,茄紅素形成較慢,疏導組織氨中毒。

預防措施


番茄日燒

病徵描述

果實表面灼傷變白凹陷,陽光直接照射在果實表面,使溫度高出流通氣溫10℃。氣溫30℃數小時會妨礙果實色素合成,使果實軟化;40℃以上直接曝曬的果實有組織死亡、受害區塊白化狀況。

原因

a.葉面積不足 b.土壤太乾 c.陽光直射果實

預防措施

a.夏作栽種,採用雙幹整枝,同時將果房轉向畦內側固定之,避免陽光直射,土壤亦不可太乾 b.每果房直下多留一側枝,該側枝僅留二片葉就摘心 c.應急辦法,可用報紙或紙袋覆蓋


缺鈣

病徵描述

新芽變小、黃化,果實頂部出現水浸狀黑褐色斑塊,隨時間擴大且凹陷,俗稱番茄尻腐病。

原因

a.高溫或低溫環境下,土壤乾燥,根系發育不良使鈣吸收減少。 b.耕地土中缺鈣 c. 氮肥過量,植株太茂盛而生理失衡 d.土中氯化物或硫化物等可溶性鹽類含量過高 e.硫酸錏施用超量,影響鈣之吸收,莖葉中之鈣無法移動導致缺鈣 f.鈣之吸收乃隨水分蒸散而上達,天熱時蒸發量高,改隨水分補充至葉部,而無蒸發量之幼果因無法獲得鈣之補充而缺鈣

預防措施


缺硼(異常莖)

病徵描述

夏、秋作時,在植株之第三及第四花序附近主莖的節間縮短,呈現條溝褐色如將莖切開,髓的中心部呈白色或褐色,嚴重時莖分叉成八宇型及褐化,交叉處常破裂成孔洞

原因

在高溫多濕環境下,幼苗定植後,養份及水份吸收急速,生育特別旺盛,如未適時補充硼,加上施用過量氮肥,使植物對養份吸收產生不平衡狀態,而引起鈣、硼之吸收受到抑制,生長點的激素不能酸化,因而加速細胞分裂

預防措施

a.苗期適時補充水硼 b.避免施用太多氮肥


缺氮

病徵描述

葉較小而硬,且黃化,全株黃綠,愈下位葉黃化愈嚴重

原因

a.氮肥不足 b.土壤遭大量雨水或灌溉水淋洗 c.施用碳氮比高之未腐熟推肥

預防措施

a.施用葉面施肥/液態氮肥噴灌土表 b.過量時花序回春,莖葉茂盛,花序變小,開花易脫落


缺磷

病徵描述

葉片變小而厚,葉柄,葉脈或部份葉肉呈紅紫色,葉形鈍圓

原因

a.磷肥不足 b.富含鐵鉛離子之酸性土壤或鈣含量高之鹼性土壤 c.低溫或排水不良

預防措施

a.葉面施肥、磷酸一鉀、磷酸一銨、磷酸一鈉濃 b.土壤施用液態磷肥(磷酸一鉀,磷酸一銨)多次施灌於土表


缺鉀

病徵描述

下位葉部份葉緣及向內之葉肉呈現棕褐色之斑塊,生育受阻,果實無法紅熟

原因

a.鉀肥不足 b.粗質地或淋洗嚴重之酸性土壤 c.鉀固定力強之黏質土壤 d.因浸水缺氧,使鉀吸收受阻

預防措施

葉面施用鉀肥


缺鎂

病徵描述

葉脈與葉間變黃色,嚴重下位葉易脫落

原因

a.強酸性含鎂低的土壤 b.粗質地之砂土 c.土壤含適量的鉀或鈣 d.淹水根系生長受抑制 e.養液栽培,鎂用量不足

預防措施

a.鹼性土壤依耕犁深度而定,每深10公分可加施苦土石灰1~1.5公噸/公頃,耕犁前全面撒施,然後翻勻 b.非酸性土壤可施用硫酸鎂500~1500公斤/公頃 c.葉面硫酸鎂溶液


缺鐵

病徵描述

新葉除主脈及支脈附近維持綠色外,葉肉黃化,並由莖部向下擴展,葉肉間密佈細緻之黃化斑點

原因

a.石灰質土壤 b.高鹽類離子之土壤(沿海鹽分地) c.養液栽培,鐵量用不足或pH高於7.5

預防措施

a.強酸性土壤,種植前用硫磺粉3公噸/公頃,充份與土壤混合,隔半個月後再種。 b.葉面施以EDTA微量元素溶液


缺猛

病徵描述

中下位葉片之葉肉呈現細緻之黃色斑點,再次擴及新葉

原因

a.石灰質土壤。 b.氮施用過量 c.養液栽培,錳用量不足

預防措施

a.葉面施用EDTA微量元素 b.過量時,新葉葉緣及部份葉肉黃化,老葉葉尖及葉緣呈焦褐斑及捲曲


缺鋅

病徵描述

葉變小,捲曲,枝條先端向下捲曲,葉肉出現不規則之黃化斑點,嚴重者呈燒焦之褐色斑點、斑塊

原因

a.石灰質土壤或石灰施用過量之土壤 b.施用過多磷肥使鋅有效性降低 c.養液栽培,鋅用量不足

預防措施

葉面施用EDTA微量元素


缺銅

病徵描述

葉呈內向環捲現像,新葉片變小而硬,葉色呈不正常之灰綠色,嚴重時下位葉黃化生育受阻。

原因

a.石灰質土壤 b.養液栽培,銅用量不足

預防措施

葉面施用EDTA微量元素


缺鉬

病徵描述

下位葉肉呈現網狀黃化斑點,而後部份黃化斑點惡化成白化斑點,葉片略向上捲曲徵狀由下位慢慢往上擴展

原因

a.強酸性土壤 b.養液栽培,鉬用量不足

預防措施

葉面施用EDTA微量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