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外觀診斷要素障礙時,應先注意避免與病蟲害﹑葯害及其他因子(如缺水)混淆; 特別是某些毒素病的症狀,與要素障礙之徵狀甚為相似。
生理性綠斑病
病徵描述
生理性綠斑病是由溢泌現象所造成的生理性病害,光皮的甜瓜或其他瓜類如胡瓜、南瓜或西瓜的果皮表面上出現少數綠褐色斑點,或嚴重發生時,斑點佈滿整顆果實。但僅在胡瓜和光皮甜瓜上造成嚴重損失。果皮呈現油浸狀斑點,中央部微木栓化,漸擴大為小圓斑,直徑1~3 mm,影響商品價值。
原因
日照不足、土壤水分或空氣中相對濕度過高、氮肥比率過高、葉果比過高、農藥撒佈不當
預防措施
a. 注意氮肥之施用比率 b. 土壤水分控制於恆定狀態,減輕溢泌現象 c. 著果後,果實肥大期注意通風條件 a. 在著果期後撒佈藥劑時,應注意藥害
發酵果(較常出現於甜瓜)
病徵描述
(膨軟果)在果實發育、成熟期,由於隧道內的溫度過高,造成果實加速成熟、軟化。有些品種則會提早脫蒂,甚至產生果肉發酵而影響品質,果肉呈水浸狀,著色不良,甚至因傷口而造成腐生細菌生長,產生惡臭。
原因
a. 氮肥、鉀肥施用過多b. 土壤太乾燥,影響果實內部對於鈣的吸收,引起果肉細胞間崩壞現象。香蘭洋香瓜較易發生c. 授粉期如溼度過高,病菌易侵入
預防措施
a. 選用不易發酵品種,如新世紀、天香等b. 避免土壤過乾 c. 控制氮、鉀肥的使用d. 一分地施用150 公斤 的苦土石灰e. 授粉期加強殺菌藥劑之施用
缺鎂(較常出現於甜瓜)
病徵描述
酸性的砂質土壤或土壤中鎂的含量不足(低於70 ppm),容易發生缺鎂現象,甜瓜較其他瓜類容易受到影響。從植株下位葉開始出現病徵,並逐漸往上位葉擴展。剛開始葉脈間葉肉黃化甚至白化,病徵進展使組織壞死,整個葉枯面積擴大。正常香瓜著果蔓上的葉片,在果實正要收穫時也會出現同樣的症狀,不過並非缺鎂所導致。
原因
缺鎂乃由於鹽基的累積(主要是鉀及鈣),拮抗鎂的吸收。
預防措施
a. 調整土壤p H值為6.5,適合甜瓜生長b. 減少施用鉀肥,增加施用鎂肥c.已經發病的設施內,在夏季種植玉米、高粱,把土壤中累積的鹽基吸收除去
裂果
病徵描述
裂果的直接原因是果實表面組織的生長速度趕不上內部組織。另果皮較早硬化時,也會有同樣的結果。接近收穫期的果實,從果頂部分出現放射狀地開裂,容易從此處腐敗,降低果實商品價值
原因
果實肥大期土壤乾燥,之後若設施內空氣的濕度及土壤濕度增加時,乾濕變化劇烈,就容易發生裂果
預防措施
a.果實肥大初期,避免土壤水分的劇烈變化,後期避免土壤潮濕b.設施周圍有水田時,應注意周遭的排水問題
果肩小(較常出現於甜瓜)
病徵描述
(假肩果)較大型的甜瓜果實,在肥大期因為同化養分不足,較容易發生。肥料、溫度、濕度足夠,適合果實肥大的情況下,同化養分不足時,就呈現果肩小的病徵。若是肥料及溫度不適當時,則會果肩小且小果。發生時近果梗處周圍果肉較少,果實呈洋梨狀,糖度低,商品價值變劣。
原因
光線不夠是最主要的原因,陰雨天而日照不足時,本病普遍發生。
預防措施
a.日照不足的時候,果實正處於肥大期,宜減低氮肥施用比率,並可以降低夜溫。b.避免密植或植株過度繁茂而互相遮蔭,以免光線不夠。
彎曲果
病徵描述
果實呈彎曲狀
原因
a. 種植密度過高導致光照通風不足b. 摘葉過多導致養分不足c. 留果量太高使果實間互相競爭養分d. 開花時子房較小之花朵,日後養分取得也較少e. 根系受傷或活性不佳
預防措施
細尾果
病徵描述
果實尾部發育不良呈細尾狀
原因
a. 植株弱小,養分不足b. 乾旱,土壤鹽分累積過量c. 根系受傷或活性不佳d. 授粉不良或花痕部組織受傷
預防措施
a. 胡瓜於清晨開花,此時不宜噴灑農藥或肥料,影響授粉。b. 施用銅劑及乳劑須注意濃度及通風,藥劑不可停留太久不乾,溫度不宜過高,以免傷及雌蕊及花痕部。
粗尾果
病徵描述
果實僅有尾部發育,成粗尾狀。
原因
a. 光照不足b. 密植、過度摘葉c. 高溫d. 授粉不良,僅有花痕部授粉發育
預防措施
調整管理方式
蜂腰果
病徵描述
果實呈環節狀,中央有凹洞
原因
a. 高溫乾燥b. 低溫多濕c. 氮肥過量d. 缺鉀、鈣、硼
預防措施
砂質土養分易流失,故須注意養分之補充。
花及果實離層脫落
病徵描述
剛著果之幼瓜及發育中之小瓜停止生長,轉黃、乾枯最終脫落。
原因
a. 土壤水分過高,致使根系活性不佳。b. 掛果過多或太晚摘大果,導致養分競爭,供給不足。c. 長時間陰天使日照不足,光合作用產物少,使小瓜養分缺乏。d. 氮肥過高,在水分充足情況下使植株營養生長旺盛,養分多分送至新生莖葉中,徒長導致小瓜營養不良。
預防措施
頂花症
病徵描述
俗稱「花打症」,定植後成長初期最易發生,生長點附近節間縮短,開花節位簇生頂部,瓜曼停止生長,開花之瓜條生長不良。
原因
a. 乾旱,夜溫低,土壤鹽分高,根系受傷、數量低或活性差b. 夜溫15℃以下,胡瓜白晝光合作用累積於葉片中之養份無法運輸,葉片轉濃綠皺縮,生長緩慢,節間縮短。c. 土壤積水,根系受傷。
預防措施
夜間保溫和升溫。
錳毒害
病徵描述
常在採收前才表現病徵,留果數多的植株之底部葉片會出現淡綠色,近看時,能夠在葉片觀察到針孔狀的小斑,周圍有黃暈;透光看時,小斑群集在葉下表面看得較清楚。病斑擴大時,則小斑彼此癒合呈壞疽狀。錳毒害造成底部葉片的衰敗,且在田間呈塊狀出現,常和一些傳染性病害混淆。
原因
本病發生於黏重土壤、地表雨水逕流及酸性土壤(pH5.8或更低)。太酸的土壤使得原本存在於土壤膠體的錳釋放出來,造成植物吸收極高濃度錳,在甜瓜常造成嚴重損失。
預防措施
調整土壤pH值在6.0~6.5,可以避免錳毒害。
缺硼(較常出現於甜瓜)
病徵描述
a. 莖及葉柄的表面,會出現與維管束平行線形的木栓病徵,維管束褐化,嚴重時,多條維管束同時木栓化,兩條維管束組織間也可見到橫向的連續橫紋。b. 新梢的新芽也會有萎凋死亡的病徵或類似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嵌紋型病徵,與施用殺菌劑三泰芬藥劑所出現的現象頗為類似。c. 果實畸形,近果柄附近的果肩較細瘦,果實底部較寬或粗;在果實表皮上也會出現泡疹狀病徵,多在接近果肩附近。也有出現褐化、表面皺縮的現象。
原因
a. 砂質土壤,肥料易因雨水淋洗流失而出現缺硼現象b. 一般硼素的有效利用在pH5.0~7.0之間,鹼性土壤常導致土壤中硼元素有效性降低,植株吸收困難。c. 土壤呈強酸性也會造成硼有效性降低。d. 低溫使根系吸收能力降低,會引發暫時性缺硼現象。如溫度回暖則減緩。e. 肥料元素間的拮抗作用引發硼素的有效性降低,例如大量施用石灰質肥料,因此土壤鹼性偏高,致引發植株出現缺硼現象。f. 線蟲在土壤中主要破壞甜瓜根系,阻礙根系吸收養分,故會出現地上部的葉片或莖蔓出現營養不足的現象,然此種營養不足現象,多為全株矮化及全株葉片出現病徵,與缺硼現象出現在新芽或新梢不同。
預防措施
a. 葉面噴施水硼